测量实习报告(15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测量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测量实习报告1一、实习任务
利用自己所熟悉的一种编程语言,实现单像空间后方交会,解求此张像片的6个外方位元素,,,,ω,κ,范文之实习报告:摄影测量实习报告。
二、实习目的
1、深刻理解单张像片空间后方交会的原理与意义;
2、在存在多余观测值时,利用最小二乘平差方法,经过迭代,求的外方位元素的最佳值;
3、熟悉VC编程方法,利用编程实现计算。
三、实习原理
以单幅影像为基础,从该影像所覆盖地面范围内若干控制点的已知地面坐标和相应点的像坐标量测值出发,根据共线条件方程,求解该影象在航空摄影时刻的像片外方位元素,,,,ω,κ共线条件方程如下:
_-_0=-f_[a1(_-_s)+b1(Y-Ys)+c1(Z-Zs)]/[a3(_-_s)+b3(Y-Ys)+c3(Z-Zs)]
y-y0=-f_[a2(_-_s)+b2(Y-Ys)+c2(Z-Zs)]/[a3(_-_s)+b3(Y-Ys)+c3(Z-Zs)]
其中:
_,y为像点的像平面坐标; _0,y0,f为影像的外方位元素;
,,为摄站点的物方空间坐标;_,Y,Z为物方点的物方空间坐标;
旋转矩阵R为;
由于此共线条件方程是非线性方程,先对其进行线性化,利用泰勒展开得:
=(_)-_++++++++
=(y)-y++++++++
像点观测值一般视为等权,即P=I;
矩阵形式:V=A_-L,P=I;
通过间接平差,为提高精度,增加多余观测方程,根据最小二乘平差原理,可计算出外方位元素的改正数。经过迭代计算,每次迭代用未知数的近似值与上次迭代计算的改正数之和作为新的近似值,重复计算,求出新的改正数,这样反复趋近,直到改正数小于某个限值为止。
四、程序框图
输入原始数据
归算像点坐标_,y
计算并确定初值,,,,
组成旋转矩阵R
计算(_)(y)和
逐点组成误差方程式并法化
所有点完否?
解法方程,求未知数改正数
计算改正后的外方位元素
未知数改正数
整理并输出计算结果
正常结束
非正常结束
输出中间结果和出错信息
迭代次数是否小于限差否?
否
否
否
是
五、计算结果
1、像点坐标,地面坐标
点数
像点编号_ y _ Y Z
2像片内方位元素:f = 153.840 _0=y0=0
摄影比例尺:1:2500
运算结果:
六、数据*
选取第六张像片进行计算,迭代次数为2次。经过比较发现,计算出的6个外方位元素与所给参考值相比,相差很小,计算结果符合要求:线元素误差小于0.5米;角元素误差30秒。
计算其精度,可以通过法方程式中未知数的系数矩阵的逆阵(A)-1来求解,此时,视像点坐标为等精度不相关观测值。因为逆阵中第i个主对角线上元素Qii就是法方程式中第i个未知数的权倒数,若单位权中误差为m0,则第i个未知数的中误差为:
mi=
当参加空间后方交会的控制点有n个时,则单位权中误差可按下式计算:
m0=
要求:线元素精度m_等,高于0.05米;角元素精度高于0.00003弧度。计算结果都达到标准。
在此次计算中,我运用了所给的全部控制点,而空间后方交会所运用的控制点,应该避免位于一个圆柱面上,否则会出现解不唯一的情况。选点时,还需要避免选择的点过于聚集在一起,或位于一条直线上,所选控制点最好分布在像片的四角和*。并且数量充足,这样有利于提高解算精度。
迭代时,所选择控制条件不同,迭代次数略有不同,所以最后结果也会略有不同。一般设置为线元素改正数小于0.01m,角元素改正数小于0.1’。
所提供_ Y Z为地面测量坐标,带入共线方程时,需要转换为地面摄影测量坐标,最简单的方法为互换_Y的数值,即可达到转换坐标目的。并且其单位为米,而像点坐标的单位为厘米,需要统一坐标单位。
这次实习持续时间很长,经历了几次数据的更改,所以程序也几经修改,由最初的直接输入数据到后来可以以自行读入数据,并且可以选择计算的像片,功能有所完善,我也在实践的过程中,对空间后方交会有了更深的理解。深刻理解了共线条件方程的运用,各个量的意义,受益匪浅。
测量实习报告2前言
大地测量学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通过实习,对观测、记录、计算等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习,增强个人工作的责任感,培养关心集体、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
1.实习目的:
(1)进一步巩固、加深大地测量学、GPS的有关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大地测量学、GPS所使用的一起及观测方法,提高控制测量实践能力。
(3)培养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及组织社会生产的管理能力。
(4)进行热爱测绘事业的教育。
2.本次实习的性质:
这次的实习是关于“大地测量学”以及“GPS及现代定位技术”这个主题。为了加强一级导线以及二等水准测量的能力。
3.实习时间和实习地点
实习地点:南湖校区教学与生产实习基地——五号区域实习时间:
外业测量任务时间:20xx年7月6日-20xx年7月14日
内业概算及平差计算处理时间:20xx年7月15日-20xx年7月19日
4.实习的组织和安排
我在测绘08-3班五组实习。一名组长:张安;一名副组长:余前勇;五个组员:王浩,姚一飞,赵东发,杨攀,朱剑;共七个人。
一. 实习地区一般情况介绍
1. 实习地区所在地理位置
实习地区为矿大南湖校区教学与生产实习基地——具体为图书馆及镜湖周围。
2. 交通情况
所有已知点都是在柏油路上设置的,大道可行汽车,交通比较方便。
3. 地形地物(包括植被)概况
测区内基本上都是宿舍楼,道路两旁有不是很茂盛的树木。通视情况基本上还是可以的。
4. 已知控 ……此处隐藏37438个字……p>土木工程测量在土木行业占有一定的比例,不管是道路、桥梁还是房屋建设之前都需要测量、勘测以及实地考察,获得相关的数据通过处理和计算了才能是放样和施工,当遇到特殊的问题特殊的处理,并上报给相关单位签字,不管是施工承包方还是业主都关注待施工地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可见测量学就是土木行业的基础样的作用,与之后的施工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本次实习当中,我院组织09级土木工程专业全体学生主要是对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GPS的操作,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同学们采用适当的方法测量、记录、计算等步骤获得老师所要的数据。
一、水准仪(采用的是闭合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即用测量仪器从已知点出发,沿着一定的水准路线通过观测、记录、计算等求的未知点的高程。首先回顾下,水准测量主要分三种:附和水准测量、闭合水准测量、支水准测量,总体来讲,符合水准测量和支水准测量都包含在闭合水准测量中,测量的方法更具体的讲有:两次仪器高法,双面尺法。简单的概述测量的过程当中应遵循原则“后-前-前-后,黑-黑-红-红”,即先要观察后视塔尺子的黑面,再前视的黑面,再是换红面,最后才是观察后视塔尺的红面,在本次的测量是采用型号为DS3的水准仪,测量的工作是测量A1-A15-A1点的附和水准测量,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比较测量值和实际值间的差别,我们这测量小组测量的数据误差都是在3mm范围内,最后成功的测量出了该工程的数据。详细的说,4月20日主要是测量了A1-A5点,次日测量A5-A15-A1,22日整理和处理数据,在测量的过程当中,采用了一个小闭合来减小误差,当遇到比较陡的坡时,我们必须的多摆设几个站来观测和测量,尤其要注意的是,在仪器的整平的时候,调节圆水准气泡和管水准气泡,我们用先左右两手拧两个角螺旋,使气泡居中在连线的中点的样子,再是调节第三个,这样能准确的调节使之精确的在中央,还有在观测读数的时候旋转了180度时候必须要先记得调节管水准器,使之要居中,保证视准轴的水平,否则读出来的数据都将是白费,在摆设仪器和塔尺的时候我们使得前视距和后视距大致相等,这样可以减少仪器i角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转角、上坡和小坡的地方有个时候甚至会出现多次测量和读数才能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在测量的数据中,通过已知点的高程我们可以计算得到任意测量点的高程。在施工的时候倘若是整平地基,这样可以知道要挖的土方量和挖的距离,使得简单易行的进行,对建设起到铺路的作用。
二、经纬仪(湖南科技学院三教教学楼)
本次实习主要通过测量三教周边的五个点,来计算它们的高程和坐标,以及运用经纬仪来放样和测距、测量水平角、竖直角。在过程当中有钢尺的辅助,在钢尺测距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用经纬仪放线,这样确保两点间的距离和都在一条直线上,或者是采用测量水平角的方法也可以计算两点间的距离,运用方位角度来计算,在实际的测量的时候,我们测量小组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有一个很陡的台阶,大家想方设法的测量过去,大多数的采用先测量竖直角和用钢尺量斜距通过直角三角形来计算它的水平距离,有种构思的巧妙和知识的灵活运用,有些点在这个站能够看到但是当你放个摆站时,你就看不到了,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从该点再引出一点来作为间接的已知点来测量,从而达到看到未能看到的点,用经纬仪放样的时候,我们采用的是在建筑上取些有特征的点,这样容易观察到和记录,当测量的时候也容易找到。经纬仪同样也有水准仪的作用,下丝-上丝就是距离,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仪器脚架的摆设,对中,粗平、精平,水平角的读数时,首先是将仪器调整好,先调节左盘使之水平读数为0度,然后从已知点旋转到待测点,先是瞄准固定望远镜,调节微动水平按钮和竖直微调按钮,十字丝的分划板在目标的中心,读出水平角的读数,精确到秒(秒是6的倍数),水平距离在水平的地方就能够通过上下丝直接的读数计算出来,这样的话就省略了一部分钢尺的测量,还通过实例,三角高程测量更加准确的测量和熟练的操作经纬仪。
三、全站仪(建筑的定线放样)
全站仪其实是水准仪和经纬仪的结合,水准仪器个经纬仪能够测量的工作,全站仪能快速准确的测量和显示出来,只要测量者对仪器的操作和有关熟路的输入正确,全站仪显示的数据准确、精确度高,仪器的有关步骤完整好后,进入开始菜单,在仪器的设置里面输入仪器摆放点的坐标和仪器的高度,首先观测一个点,瞄准。输入相应的坐标或者是方位角,再观察其他的点,输入菱镜高度,激光的发射信号,这样你就能准确的将相关的信息数据记录下来,在全站仪的显示屏幕上都会显示,对中整平全站仪,进行测站定向工作。
(1)输入测站点点号A,全站仪自动提取对应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确认后量取和输入仪器高;
(2)询问和输入后视点点号B,全站仪自动提取对应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询问和输入后视点棱镜高,最后回报确认后视点点号及棱镜高。
(3)望远镜瞄准后视点棱镜,然后按测量键并确认,完成测站后视定向工作。
(4)定向起算边长的检核:使用全战仪内的放样功能,放样后视点B,检查起算边长误差是否符合精度,通常实测边长与坐标反算边长的相对误差应小于1/4000。
否则,测站点或后视点就有问题:开始放样工作。
(1)输入放样点点号,全站仪自动提取对应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并显示放样点与测站点的方向和距离。
(2)将水平度盘旋转到放样点方向,并锁定水平度盘,使用望远镜粗瞄,指导司尺员到达预定放样点方向上,通知司尺员面对仪器方向向左/向右移动棱镜杆。
(3)指导司尺员调整棱镜,使棱镜在望远镜视线以内,最终到达全战仪望远镜十字丝附近,然后测量距离,全战仪显示当前棱镜位置的前后偏距,并通知司尺员相对仪器延长/缩短的距离。
(4)接近放样点设计坐标位置处时,望远镜瞄准棱镜杆根部,指导司尺员调整方向,使得棱镜杆根部位于望远镜竖丝方向上,然后搏动竖直方向瞄准棱镜,再次测量距离,再次通知司尺员相对仪器延长/缩短的距离,直至最终放样点的方向和距离的偏距都满足放样精度要求。(在以上放样过程中,水平度盘始终锁定在放样点的方向上,测量员须指导司尺员来调整棱镜位置到达指定的方向)
(5)确认并通知司尺员钉桩,在桩位处再次立好棱镜后,询问棱镜高,测站修改棱镜高后,进行测量并记录实际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
总结:通过本次实习,能够让我们亲身的在相应的工程当中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提高了我们对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能力,熟练的掌握了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GPS的操作,实践的时间虽是简短而又辛苦,有些同学碰到了数据相差太大,只好抽取时间重测的难题,同样大家都克服和面对过来了,在实践的当中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像测量学的测量工作单独你一人是不能完成任务的,同理,在以后的工作上,我们也应当要学会合理的分工、合作!可以让我们在这次实践当中学到很多的经验和知识,很感谢学校能给我们土建系提供这样的机会,让我们能够在校期间就能体会以后工作的发展,对我们日后的工作也很大的帮助!懂得了在校期间一定得把理论基础知识学扎实,当你实践的时候就能更好的灵活运用和掌握!
文档为doc格式